
公司新闻
科伦药业进军大健康赛道
近日,75岁的 “输液大王”、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在业绩电话会上高调宣布,科伦决定挺进大健康赛道。当前严肃医疗赛道竞争激烈,传统产品创新乏力,在此背景下,发展大健康副业成为企业新的选择。科伦药业旗下的川宁生物正积极布局多款抗衰产品,其中包括刘革新代言的 “麦角硫因”。不过,从川宁生物2024年财报来看,尽管在化妆品原料和保健品原料研发上取得进展,但相关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规模尚未形成显著贡献,报告期内,合成生物学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% 。
倍轻松发布 AI 舒曼波专利,开启智能助眠新赛道
5月22日,倍轻松公告称其“舒曼波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”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。该技术通过模拟地球天然舒曼波(7.83Hz),结合AI算法生成个性化脑波共振方案,临床数据显示可使入睡时间缩短32%,深度睡眠时长提升27%。这是继眼部按摩仪专利后,倍轻松在智能健康领域的又一技术突破。
同仁堂一季度业绩稳健,数智化转型加速
5月21日,同仁堂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,营收52.76亿元同比增长0.16%,净利润5.82亿元同比增长1.10%。公司通过延伸大健康产业链、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智能化转型,推出安宫牛黄丸新品规,并计划在下半年上线“同仁堂智慧中医”AI诊疗平台,实现问诊、配药、配送全流程数字化。
利德健康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
5月22日消息,利德健康科技(广州)有限公司已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。此轮融资由嘉道资本领投,齐济投资、中科创星、聚科新兴产业创投、见识资本、九州鑫诺跟投,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研发、产品产业化以及市场拓展等工作。
阿里健康2025财年营收破300亿,AI赋能驱动多业务增长
5月19日,阿里健康发布2025财年业绩,营收达305.98亿元(同比+13.2%),净利润14.32亿元(同比+62.2%)。天猫健康平台GMV与年度活跃用户持续提升,在线商品数增至1.33亿;阿里健康大药房年度活跃消费者及自营会员数增长显著。
依托阿里AI能力,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上线,肿瘤防治科普AI赋能工程启动,并在智慧供应链、智能客服等场景提升效率。此外,公司MSCIESG评级升至“AA”,跻身全球互联网医疗行业先进梯队。
养生堂斥资500万全资控股杭州赤子农业
近日,养生堂有限公司以500万元认缴出资额全资控股杭州赤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后者经营范围涵盖农业科学研究、病虫害防治、生物肥料研发及宠物服务(不含诊疗)。这是养生堂继2021年成立安吉农业公司后,时隔四年再次通过对外投资加码农业领域。
行业动态
广州启动大肠癌基因筛查民生项目,粪便检测技术升级
5月13日,广州市在花都、黄埔、增城三区试点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,引入康立明生物的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。该技术对早期肠癌特异性达97.8%,通过“政府+社区+医院+企业”模式实现居民零支付筛查,并构建“防筛诊治康”全链条管理体系。项目预计覆盖30万50-74岁居民,推动大肠癌早诊率提升至65%以上。
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启动,聚焦体重管理与科学膳食
5月17-23日,以“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”为主题的全民营养周在全国展开。贵州省通过“两周健康管理挑战赛”推动居民记录体重、体脂率等数据;广东省开展“健康科普进万家”活动,推广水产品替代畜肉、增豆加奶等膳食建议。活动期间,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年版)》等权威指南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健康管理。
智能穿戴设备迎来政策红利,华为发布医疗级健康手表
5月15日,华为在柏林发布HUAWEIWATCH5系列智能手表,新增无创血糖趋势分析、血管弹性评估等功能,并通过欧盟及国内二类医疗器械认证。同期,国家发改委将智能眼镜纳入15%价格补贴范畴(最高2000元/台),政策覆盖至2025年底。行业预计,2025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将突破7100万台,健康监测功能占比超60%。
政策新规
商洛市放宽药食同源饮片经营准入,降低企业成本
5月13日起,陕西省商洛市允许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定型包装药食同源饮片,无需配备执业中药师和饮片斗柜。政策实施后,企业经营成本可降低30%-40%,预计带动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15%,推动“中药农业+健康消费”产业链升级。
国家药监局强化创新药研发风险管理
5月6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《创新药研发期间风险管理计划撰写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,要求企业建立全周期风险监测体系,重点关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信号。此举旨在平衡创新药研发效率与患者安全,推动中国从“仿制药大国”向“原研药强国”转型。
广西加大财政投入,促养老服务提质增效
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发布消息称,截至今年3月底,南宁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金累计报销5.04亿元,为1.15万名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护理,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每月上门提供至少8次生活照护类服务以及4次医疗护理类服务,有效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难题。